從大山里沉睡的石灰石開始,南國,默默的石頭,誰能知道它的夢想?
中國共產黨的先鋒作用,廣西華納人的初心拼搏與奮進,在南國一片熱土里,譜寫多少宏偉篇章?揮灑怎樣石頭的詩意?
戊戌立冬,我們踏著溫暖的陽光,參觀考察廣西華納公司。
從石頭說起。座談,交流,采訪。我們了解到:華納從一家注冊1000萬的企業,成為銷售收入達10億多元,年繳稅9000多萬的地區重點企業,成為目前廣西產量最大、品種最多的碳酸鈣生產企業。 2017年7月,華納通過了國家知識產權管理規范認證;2017年2月,獲得(PVC抗石擊汽車底漆納米鈣)廣西發明創造成果獎[金獎];2017年8月,廣西華納生產的納米碳酸鈣獲得“廣西名牌產品”稱號;2017年1月,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稱號;廣西“碳酸鈣千億元產業”的領軍企業;南寧市碳酸鈣制備及應用技術研究人才小高地;黨組織列入2017年南寧市非公黨建示范點……,當我們記下這一串串成果時,十分驚訝。
隨后,我們漫步在華納公司一條寬敞的林蔭大道上,斑駁的陽光下,看見路旁黨建園地里“華納先鋒” 四個大字,金光閃閃。 近看,習近平總書記 “非公有制企業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力量。非公有制企業的數量和作用決定了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在整個黨建工作中越來越重要,必須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扎扎實實抓好”的指示,十分醒目,“作為依靠黨的富民政策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要堅決擁護黨的事業,黨建做強了,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發揮好了,公司就能有更好更快的發展?!薄?/span>公司黨支部書記黃煒波這些話語,映入眼簾。這時,驚訝之中,我們似乎找到了線索。
此刻,在立冬的脊背上,必須小心打磨詞語,在華納石頭的夢想,輝煌的每一條道路上,黨的“先鋒”、“模范”的閃耀,風雨中,華納人初心的拼搏與奮進,不時在眼前晃動。
是的,最初華納,從1994年開始,從一個偏僻的山鄉開始,從一個土生土長的壯族兒子黃安定的名字開始,從看不起眼的石灰石開始,從雙飛粉開始。
石山,破碎機,磨粉機,簡陋的機械,成為,可以顯耀的家當。
轟鳴聲,車輪滾滾,汗水,彎腰與勞作身影,成為廣西武鳴甘圩,每一個日出日落最亮麗的風景。
破碎——磨粉——風選——分級,情愫,被一粒粒陽光打散。初心,在粉塵,烈日,冰冷,淚水之中,漫漫,上下求索,然后,以雙飛粉的名字,清亮。走向市場,走向遠方。
2001年1月,廣西武鳴金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以“細微無極、精益求精”的經營理念,步入快速發展通道,春風蕩漾中,每一石頭、每一寸空氣都注入“改革開放”,壯鄉普通的石頭,開始說話。2003年11月,首條納米鈣生產線建成并投產,開始生產高品質碳酸鈣產品。從石灰石、雙飛粉到納米鈣,矗立在南國企業改革開放的前沿,以開放的姿態,在繽紛的時空中舒展蓬勃與詩意,以華納的情懷為壯鄉大地爭光,讓人們認識“碳酸鈣”,記住“華納”,記住武鳴甘圩鎮甘圩街29號。
2009年,成立公司黨支部,黨員18名,高級專業技術人才成了黨支部的骨干隊伍,黨的旗幟,飄揚在華納——非公企業的大地上。
公司黨支部書記黃煒波說 “黨的宗旨,是凝聚先進的‘大磁場’”, 他恪盡職守、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個共產黨員的職責和使命,帶領企業黨員在經濟發展大潮中率先垂范。從此,華納的一每個角落,活躍著一個個先鋒背影。
他們或學習,或堅守,或攻關,成為旗幟,舒展,一番創業的情懷,或抒情,或放浪,內心的追求,傾灑于石頭,陽光,風雨,云霓,與廣西華納,默默前行。
先鋒的指導,凝聚一批技術人才,活躍在碳酸鈣生產和應用技術研究,在行動中,點點閃耀。“固本強基兩培養”、“我為公司獻一策”,爭創“華納先鋒崗”等主題實踐活動,增強凝聚力,提升戰斗力。在黃煒波的帶領下,人才隊伍不斷壯大,高健寧,石有帥,陸永芳,農紅萍,陸錦連等等名字,亮麗在華納技術崗位上,攻破科技難關,打造“納米新材料”,推動公司取得了100多項新技術成果,并先后獲得自治區、南寧市科技貢獻獎、科技進步獎并獲批組建“南寧市碳酸鈣制備及應用研究人才小高地”。
誠然,石頭的道路是曲折的,市場風云變幻,步履艱辛。最初設備、工藝的落后,人才的缺失,效益的低下,“跳槽”的夢幻,含淚的星光,時刻挑戰著堅固或柔軟。喧囂的背后,有一縷思念悄悄從窗前掃過,打濕家鄉的月亮,或打開信箋,或隨著清風,或裹著草味花香,輕拂鄉音的呢喃。因為先鋒、責任和堅守,風雨之中,心底,依然如納天清泉一樣清澈純凈,胸懷,如壯鄉大山一樣坦蕩和自然。多少次在深夜里驚醒,多少次和節假日擦肩而過,為了心中的“碳酸鈣”,暝思苦想,從試產——失敗,再試產——再失敗,到最后成功。當看見碳酸鈣系列產品暢銷,一車車產品走向市場,一個個忙碌的腳步,悄悄地融入于平常的煙火。
年輪滾過,“先鋒”、“模范”、默默的身影,爬涉、忙碌在華納奮進的路途上,堅持“誠信為本 客戶第一”、“以質求存 誠信共贏 創新發展 品牌致勝”,堅持“黨建強,發展強”理念,圍繞打造“華納先鋒”品牌目標,推行“一個支部+三個平臺”創建模式。初心,在華納的目標上銘記,意志,在創新上打磨,理想,在共贏中實現,讓一個偏僻山區的石材料加工廠,迅速成長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廣西產學研用一體企業、廣西知識產權重點培育企業,“自治區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產學研用一體化企業”, 2016年2月,榮獲2016年度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獎,2015年2月,榮獲南寧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南寧市重大貢獻,2017年12月,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稱號,在市場的云卷云舒中,一次一次地詮釋——“華納先鋒”,使人們一遍一遍地贊嘆“細微無極,精益求精”。
困難與征途同在,而先鋒的作用,步伐的堅定,在風雨中不動聲色。建立廣西華納-廣西大學聯合開放實驗室,成立武鳴縣碳酸鈣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南寧市碳酸鈣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西華納碳酸鈣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還有100多項新技術成果,獲得21件發明專利授權,從簡單的“機械化”到“現代化”、 “標準化” ,讓華納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讓人感覺是一夜之間。
其實,這只是廣西華納改革發展戰略的一部分,是壯鄉的“華納速度”,品味這一速度,還會銘記一些數字:
2013年末資產總額2億多元,2013年,銷售額3億多元,利稅總額6000多萬元,納米碳酸鈣生產線7條,輕質碳酸鈣生產線3條,重質碳酸鈣生產線8條, 2個優質石灰石礦產原料基地,3個高品位方解石礦產基地,21種碳酸鈣系列產品,年產納米碳酸鈣19萬噸,年產輕質碳酸鈣8萬噸、重質碳酸鈣10萬噸,各類建筑石料300萬噸,碳酸鈣系列產品暢銷于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環渤海經濟圈及內陸十多個省市,部分出口至歐盟及東南亞各國……
這一切,都讓人想屏住呼吸,靜聽,那些先鋒的氣息,讓華納人在光榮與夢想,爛漫與神圣之中找到自我與自豪,找到承載的力量……
展望未來。十九大的陽光,照耀每一個角落,華納“先鋒”的指導,融入“建設壯美廣西 共圓復興夢想”,“互惠互利,共創業績” 廣西華納董事長黃安定的聲音洪亮。極目遠眺 ,“不斷規范企業經營管理,爭取3-5年完成國內上市。持續擴張發展規模,2025年左右實現年產值20億元。立足碳酸鈣行業,不斷延伸產業鏈,持續創新求變,2028年發展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碳酸鈣產品制造商及應用技術供應商” 的藍圖宏偉,黨的“先鋒”閃耀,華納人的執著,拼搏,堅守和奮進,在實現華納目標的征途上伸展,成為永遠的華納,成為一個個與石頭與風雨打交道的人,在砥礪的底色中奮進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