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jpfzh"><nobr id="jpfzh"></nobr></var>
      <meter id="jpfzh"><nobr id="jpfzh"><menuitem id="jpfzh"></menuitem></nobr></meter><track id="jpfzh"><thead id="jpfzh"><dfn id="jpfzh"></dfn></thead></track>

            <listing id="jpfzh"><delect id="jpfzh"></delect></listing>
            <dl id="jpfzh"></dl>
            <th id="jpfzh"><big id="jpfzh"><menuitem id="jpfzh"></menuitem></big></th>

            納天黨建文化園

            黨建

            PARTY BUILD
            政策講話
            非公黨建

            細微無極 精益求精 :黃安定2018年12月27日在城區組織部優秀干部培訓會上的演講

            納天黨建文化園

            復制 打印

            【字體:


            董事長致辭_看圖王.png


            尊敬的王智平部長,以及各位優秀的年輕干部們:

            大家上午好!

            感謝城區組織部給我這樣一個機會,能夠站在這里給各位分享華納的一些創業和經營管理經驗。說真話,當第一時間得到組織部要我上臺發言后,我是拒絕的。但想了一下,為了讓更多的人認識華納,那我就接受了,也想趁此機會做一下招聘宣傳廣告,如果有機會歡迎你們經常來指導華納!

            大家會很好奇,華納為什么做得如此成功?相信剛才已觀看了我們的宣傳長廊了吧,應對我們企業有所了解。曾經有武鳴同伴與我探討過這些問題,他們認為,不管歷史還是現代,武鳴出現了許多領導人,如張榮廷總督,陸兵主席呀等等,但未能出現長久的企業或者說是聞名于世的工廠,到底何種原因?放眼全國,華納現在只是一個象螞蟻一樣小不零丁的工廠,更談不上載入史冊和聞名。在座的各位不知你們是否有更強的責任感,作為武鳴人是否愿意主動擔當起這個責任,或者實現這個夢想?

            對于華納人來說,都存在這個理想。我們的目標是發展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碳酸鈣產品制造商及應用技術供應商。實現這個目標,其實很簡單。在中國,有偉大英明的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在各級人民政府的關心與支持下,加上我們全體華納員工的努力拼搏,沒有辦不到的事。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下面就華納及本人的一些經歷向大家作一個匯報吧。

             

            我與大家分享的第一部分是:我的創業之路

             

            我是甘圩人,土生土長的一個本地農民。七十年代的高中畢業生,文化基礎相當低,當年交了白卷的學生可以當上青年榜樣,那時候還沒有高考制度。從學校出來,懵懵懂懂的在農村務工了幾年,感到沒有奔頭,甘圩又靠近南寧,踩個單車可到市區,看到了城市的繁華就不甘于呆在農村,就獨自到南寧打工。曾經到過北湖水泥廠、華宏水泥廠干個裝卸工,又感到沒意義,扛個包辛苦又不掙錢,就到新陽路尾橡膠廠門口處找塊地,與南寧人一樣做起了個體生產戶,打煤渣磚,這可是當年在南寧非常掙錢的一種生產。我一天起早貪黑,一天可掙到15元,當年工人的工資每個月才三十塊左右,十年前我們當年一起打煤渣磚的兄弟們在一起相聚時都很開心,都很懂生活,也很自豪,活得很體面,因為我們從苦海中渡過來了。

            當掙夠了一定的資金后,我想不能老是這樣拼命的掙辛苦錢,正好趕上武鳴陸華公社開始用汽車做運輸,特別是雙橋公社也組建了汽車隊,自己也大膽購買了汽車跑貨運業務,先是柳江牌三噸小汽車,到江西產的井岡山牌,到重慶北泉汽車,1987年真正換了個東風汽車,跑外省運輸。說個真話,我從84年開汽車到87年買東風車,跑遍了大半個中國,還沒有領到駕駛證,是用了一顆大膽,小心掙起了運輸業,88年考了駕照,又增加大客車駕駛證,隨后就買了大客車跑了貨運、客運業務,嘗到了運輸業的甜頭。

            當年年紀輕、有活力、有闖勁,為了充分利用家庭所有成員參加做生意,脫離農村、農業,在甘圩街上又辦了一個利民五金百貨商店。開這個店時,整個武鳴縣還沒有個體商店,記得當時是借用了一個老的非農業職工戶口才能辦理的武鳴第一本個體工商營業執照。生意高峰時,在甘圩街上同時開三個五金百貨店,全家人總動員,人人有生意做,到九十年代初又經營汽車配件、加油站,忙的不亦樂乎、得意洋洋。

            縣政府連續幾年評給了“五好家庭”、“發家致富帶動人”、“先進納稅個人”等當時人很自豪的稱號。

            當資金原始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后,再加上運輸行業過程中了解到每天從甘圩拉方解石到南寧涂料廠加工生產雙飛粉,為什么不能自己成立一個工廠?那么好的資源為什么只能讓別人利用?經過調查了解,知道經營工廠比平時的更穩當,更能掙錢,而名聲又更大,從94年開始就創立華納的前身工廠——南寧邕城建筑材料廠,地址在甘圩街二十九號,經營建筑裝飾用雙飛粉、膩子粉,其中停掉了五金百貨店、又停掉了汽車貨運和客運,專心經營工廠。前后三年,產品打開了整個南寧市、北海等區內市場,之后擴大海南島、越南市場上的雙飛粉。那幾年百分之八十是我一個人生產、供應的,生意很興旺、紅火,最自豪的是通過我的雙飛粉產品,讓南寧、海南、甚至越南知道南寧有個甘圩街。因為我工廠地址是甘圩街二十九號,許多客戶在南寧找不到甘圩街,只能到武鳴了,做了個廣告定位。

            由于容易掙錢,在我的帶動下,甘圩一下子出現了十二個雙飛粉廠,也是短短的五六年時間,把甘圩方圓十公里范圍的方解石挖光了,資源已短缺,面臨著一個大難題。在這期間,甘圩鄉辦企業與武鳴高中聯辦一個名叫“甘圩泉化工廠”的輕質碳酸鈣廠,由于經營失誤停產三年,荒廢無人看管。鄉政府到處張貼招租廣告又無人敢接手。我經了解,能用石灰石作原材料生產或碳酸鈣產品應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且原材料取之不盡,上百年都不會短缺,沖著這個因素,又在當時的鄉領導的鼓勵下,就大膽地接過來,心想冒個風險,大不了重新回家種田,因為加工雙飛粉只是一個加工廠,不能稱為一個工廠,自己想試一試是否有能力經營一個工廠。帶著這個心意,先后投了二百多萬(拿現在的同比應有二千萬的價值),沒有想到一炮打響,產量供不應求,越做越大。

            又到了2003年,我在每年的碳酸鈣年會上,聽專家授課,當時非常高興的如獲至寶一樣的產品---納米鈣,開始從日本---臺灣---廣東---北京---上海流行起來了,知道這個信息了,自己又再次冒險,大膽投入,不斷創新,精心管理,把工廠從當初的南寧邕城建筑材料廠變成金峰化工材料廠,再到如今的廣西華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一步步蛻變而來。


            以上是華納成長的簡單歷程,我想與大家分享交流的是企業的管理。

             

            首先是科技創新。

            我們對產品的技術研發和品質提升工作,已把它當作華納的命根子,是華納安身立命的重要法寶。

            我們高度注重新技術的開發及引進,特別注重研發隊伍的建立及實施產學研用一體化,從公司成立開始,我們就已協同院校的專家,大膽放權給技術人員,在2005年成功研制開發了“冷凍法制備納米碳酸鈣工藝技術”,并產業化制備納米鈣產品,2005年納米鈣產品通過了高新技術產品認定,該工藝技術在2007年榮獲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獎、南寧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取得了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又組織人員在2009年進行了節能減排技術及納米鈣系列專用產品的研究開發,節能減排項目通過了南寧市科技局科學技術成果鑒定,節能減排水平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公司就該科技成果申報了當年南寧市科學技術進步獎,并對項目創新突出的燃煤煙氣水沫除塵裝置申報了國家發明專利。華納技術中心在朱勇博士的帶領下,組織公司科技人員開展了多項科技攻關項目,包括納米碳酸鈣耐熱表面改性及其產品研制、基于二次冷凍碳化技術的膠黏劑專用納米碳酸鈣研究開發及產業化項目、納米碳酸鈣在硅酮密封膠行業的專用化開發項目、聚氯乙烯塑溶膠用納米碳酸鈣項目等。公司先后取得了100多項新技術成果,成功開發了21種新產品,有效專利申請60件,其中獲授權發明專利34件,實用新型專利9件。公司先后榮獲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2次、南寧市科技重大貢獻獎、南寧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南寧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次等多個獎項。

             

            為持續推進技術研發工作,為科研人員創建良好的科研環境,我們建立了“華納碳酸鈣工程技術中心”研發實驗大樓,建設有3000多平方米的實驗室和三條中試生產線。同時,我們還與廣西大學、上海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材料研究所建立了長久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并計劃聯合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共建國家級碳酸鈣企業技術中心,聘請清華大學蓋國盛教授、中山大學容敏智博士生導師等作為中心專家組成員。公司已投入3500萬元用于企業技術中心升級建設,購置掃描電鏡、XRD、原子吸收光譜等大批國內外先進儀器,配備和完善一流的檢測與實驗設備,力爭成為武鳴區首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華納技術中心現有人員70名,其中研發人員25人,本科學歷35人,6人具有碩士學歷,1人具有博士學歷。

            “華納”牌納米鈣在市場上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市場號召力,對后期的專用產品的開發鋪平了道路。公司生產的“華納”牌碳酸鈣系列產品廣泛應用在造紙、油墨化學建材、密封材料、涂料、橡膠、塑料、化妝品等領域,暢銷于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環渤海經濟圈及內陸十多個省市,部分出口至歐盟及東南亞各國。20185月,廣西華納被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評為“中國碳酸鈣行業第1強企業”稱號。華納目前已發展成為擁有18家下屬公司,從業人員3000人,年利稅近億元的專注碳酸鈣系列產品的多元化企業集團。

             

            我們認為,沒有科技投入,沒有科技創新,沒有專業的科研人員,就沒有華納的今天。

             

             

            第二部分,分享一下我們的日常管理:細微之處見真章

             

            碳酸鈣產品,從粗的石粉(重鈣),到生產制造“微米級”碳酸鈣粉(輕質碳酸鈣),再到納米碳酸鈣,這一過程的精細化遞進,最直觀體現碳酸鈣產品不斷升級的特性:細微無極,精益求精。這八個字與其說是華納產品品質不斷提升的過程描述,還不如說是市場把我們“逼上梁山”逆襲的真實寫照。因此,我們把“細微無極,精益求精”作為華納的核心價值觀,是有它的發展背景的。

            古人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論是千里還是江海,都是微小的細節從平凡點滴之處積累而來。一家企業,能獲得成功的發展,也都是靠人一點一滴做出,一切來源于平凡,平凡出自細節。

            細節決定成敗。這是古今中外無數個案例已經在證實,這方面的書籍更是多如牛毛。我就不去說那些大道理了。華納今天所取得的成績,大的方面,得益于黨的政策和政府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小的方面,就企業內部管理而言,也正是由無數個細節工作積累而成的結果。如果內部管理沒有做好,細節沒有做好,也沒有華納更好的發展。我們可以用一些簡單的案例來說明,華納在許多方面對工作細節的要求:

            案例一:

            ——資料雙面打印、復印要求:培養員工節儉節約意識。

            我對公司各部門打印、復印的所有文件資料,要求必須雙面打印、復印,一旦發現有員工單面打印、復印,一定被重重的處罰。這不是華納買不起辦公用紙,而是讓管理人員從進入公司的那一刻起,就要知道華納的一針一線,都是企業成本,絕不能鋪張浪費,從小處節約,養成良好的成本節約意識,才能更好的帶動廣大員工在生產工作上,注意生產節約,關注成本。

            案例二:

            --以結果為導向,注重“馬上執行”與“立即響應”:團隊執行力的縮影

            華納在工作中,最看中的是結果。結果是執行力的衡量標準。但我們最不喜歡的就是一個等待很久的結果,員工所有拖拉、推諉、扯皮作風,都與華納格格不入。員工的執行力如何?我們要的是一個“馬上執行”、“立即響應”的執行力。

            因此,華納計劃要實施的項目、任務,各部門的執行力是比較到位的。

            以公司微信工作群為例,對公司新發布的通知要求、規定、任務,我們會要求所有人員,特別是管理層必須在微信中“回復收閱”,并且安排辦公室專人進行跟進,對沒有回復的人員,要追查原因,甚至追究責任。對于已“回復收閱”的人員,如果相關工作沒有及時開展,過后也被追責。對各部門員工在微信群中反映的工作問題和困難,如果相關部門主要領導者沒有及時回復或解釋的,也會被追責。這一做法,運行良好,是我們團隊執行力比較典型的一個縮影。

            案例三:

            --日志、紀要、工作總結匯報定時上報:全盤掌握各部門工作現狀

            華納設立有董事長辦公室,負責監控全集團各公司、各部門的運行情況。我們的要求是:各部門各人員每天都作工作日志,總結匯報當天工作成果及遇到的困難,發布到微信群中,讓領導掌握;所有會議紀要必須24小時內發布;各公司每月要形成本公司的月度生產經營報告,部門每月要形成本部門工作總結上報董辦,董辦領導對各公司上報的月度工作總結,均要進行審閱點評或糾正,并回復各公司。

            這樣有利于集團上層領導全盤掌控各公司、各部門工作現狀,以及遇到的困難,及時進行溝通和解決,進一步縮短決策流程,提高決策效率。

            案例四:

            ——關注流程建立與制度落地:讓管理更規范有效

            華納這些年來,能夠獲得穩健的發展,其中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對工作流程進行梳理,用制度來管治。各部門已建立規范、完善的運行管理機制和制度。目前,公司各部門建立各類管理制度近三百份,各類規范運行的表格一百多份,囊括行政、人事、后勤、工程、生產、工藝、質檢、采購、倉儲、銷售等領域,有效支撐了華納的日常運行。2013年,華納已通過ISO國際標準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為強化集團各公司制度的規范與落實,公司還聘請經驗豐富的專門人員來負責,持續改進和完善企業的管理流程和制度。

             

               案例五:

             

            ——加大安全、環保管理力度:讓管理層睡覺更安心

               

            第一:安全部分

            從當初創建邕城建材廠開始,我就一直很注意安全生產。因為一直從事過運輸行業,每天跑車從道路上碰到了許多慘不忍睹的交通事故,所以心理上對安全生產一直從嚴管理。記得1995年的一個周日晚上,我專程到南寧鐵路大酒店,在北大路上開了一間套房,請一個國營的老廠長,給我個人專題培訓一個晚上安全生產教育課。當時老廠長的一句話歷歷在心“企業再好也沒用,一個事故叫你傾家蕩產”。直到現在,再過幾天到了1231日我才敢放松,公司又平安一年。經營工廠二十五年,基本每年年底的日子都是這樣度過。

            這里要說的是,前幾年,由于華納瘋狂發展,安全教育跟不上,導致安全事故沒完沒了的發生。最嚴重的是2015年前后大小事故30余起,雖沒有死亡大事故,但安環專職人員基本每天都往武鳴醫院跑,這個出來那個又進去,曾經有個月同時有3個傷員住院,非常狼狽,安全問題,當時真是一塊大心病。

            為了改變這個狀況,我們從管理點抓起,把各種安全生產的措施全方位進行,無論是班前班后會,還是工廠墻壁上,安全生產規定處處宣講、教育、張貼,使員工一進入廠區就感受到安全生產的氣氛,特別是我們推行了安全隱患排查制度,對各部門人員實行指標性考核,硬性規定每個管理人員每個月必須完成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否則罰款,超過有獎。通過從嚴考核,各部門已累計提出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幾千條,連地面不平整、臺階不穩固等的安全隱患一一不漏的指出來,有效扭轉安全事故頻發的狀況,今年全公司安全事故降到了輕微的7起,大大的保護了員工的生產安全,也更好的維護了企業經濟利益。

            第二,環保部分

            環保,是生產型企業當前最為嚴峻的課題。處理不好,都極有可能面臨處罰,甚至關停的局面。環保是企業的頭等大事,投入多少錢來做好環保工作,已由不得企業自己說了算,而是要禁得起安全環保部門的隨時檢查和驗收,環保要的就是一個結果:合格與不合格。華納這些年來,在環保方面,從人力、財力、物力作了大量投入,從完善管理機構,到投入環保設施技改和整改,到實施落地建立的一整套有效的環保管理自查制度及內部考核責任,還是比較有效。

            這次,我們華納在國家環保督查組兩次檢查中,華納總廠、合山分廠、安徽宣城分廠等下屬公司禁受住了嚴重大考,周邊的許多企業因環保問題關的關,停的停,華納沒有一家公司因為環保問題而被關停。這就說明了,我們華納平時對環保的重視,絕不停留在口號和表面上,而是實實在在,付出了努力。

             

            目前,除此之外,公司在安全環保管理方面,制定更細化的檢查標準和責任,以崗位為單位,列出所有安全環保需要檢查的具體部位、評判標準,這些標準不光讓檢查部門(安環部)掌握,還讓被檢查對象的各部門、各車間全員知曉安全環保檢查工作標準。

            因此,通過這樣的細節管理,讓最難以管理好的安全環保工作得到有效的管治。

             

            案例六

            ——人才的培養與培訓

             

            隨著公司的逐漸發展與壯大,離不開人才的管理。2001年華納從工廠轉變為成立公司后,我自己很關注管理人員的培養,十幾年來一直堅持著每月十日的生產管理總結會,華納的生產骨干,基本都是甘圩本地人,一般都是讀完初中、高中后回來務農的青年,從他們入工廠十幾歲到現在中老年人十幾二十幾年的相伴,通過每月每次每天每班的例會,把他們從不會寫總結、或不敢上臺作報告講話,我都反復引導,給予機會,采取人工手寫總結報告,輪流上臺發言、輪流值班主持、不定期不定時舉行各種各樣的外出考察活動,甚至今年讓優秀的管理人員坐上豪華游輪,組團到日本參觀考察等等方式的活動,讓他們在工作中感受到了再學習、再教育,大部分的管理人員都在工作的同時報名各種院校、參加成人班學習,提高了他們文化水平和管理水平。不少的員工,連當初上臺拿講話稿報告,手都發抖、不敢講話,到現在可獨自到外地公司任專職,獨當一面,撐起了華納的旗幟,得到了同行們的認可。

            可以很認真的向大家匯報:這三年,我的精力基本都用在培養人才的工作中,也交了不少學費,浪費了一些時間,也嘗試過聘請空降兵來任職,但基本都是水土不服而中途流產。為此,在培養教育人才方面也盡量顯示了華納的特色,把忠實骨干、責任心強的員工送到分公司鍛煉,讓他們面對廣闊的天地,面對陌生的空間,鍛煉他們的意志。前幾年,當社會環境狀態非常惡劣的時候,我宣城分公司管理人員受到不法分子打擊、破壞、圍攻、毆打,但沒有一個人退縮,大家團結一致,頂住了黑惡勢力的打擊;同樣,大化公司的管理人員,也受到壞人的圍攻、打罵,但從來沒有一個人退縮,處處展示作為華納人的英勇斗志和忠于企業的自覺性。

             

            以上所列的部分案例,是我們華納在企業內部管理工作中展現給各位的一部分做法。

             

            第三部分:給各位分享一下我們的團隊建設

             

            在華納,我本人是個董事長,但我基本沒有話語權,華納內有個非常優秀的管理決策委員會,有七個管理成員,凡事都需這7個成員討論并多數同意后才能實施。華納下屬十幾個獨立單位,每個華納都設有管理團隊,個人沒有決定權,這也是華納能夠發展平穩的一個措施。就項目而言,需要不同的角度論證,集思廣益,允許持反對意見,但不參與討論表決,一切以集體決策為指導。但我們又有很濃的集中管理特色,十幾個單位包括采購供應、生產銷售、技術開發,全部由總部集中管理一人簽字有效,一年七八個億的開支每一分錢都要經過我的手同意才行。

             

            管理決策委員會成員不光本身很優秀,他們自己管轄的團隊也非常優秀。

            比如,我們的技術中心,以決策委員會成員副總經理朱勇博士領銜的科研團隊,成績非常突出,我們前面提到的華納獲得100多項新技術成果,成功開發了21種新產品,有效專利申請60件,其中獲授權發明專利34件,實用新型專利9件,包括獲得自治區、南寧市多次科技進步獎等等,均出自技術中心這個團隊的研發成果和取得的成績。朱勇博士現在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碳酸鈣行業知名專家,201810月,朱勇被國內碳酸鈣鎂行業協會指定牽頭編制納米鈣實用標準,意味著由廣西華納去制定納米鈣行業規則,這對華納而言,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第二個是我們決策委員會成員副總經理何立軍管轄的生產部團隊。華納作為生產型企業,生產部門人員占到公司總人數的80%以上。生產部門組織生產涉及方方面面的管理要求,從工藝、設備、質量、技改到安全、環保、成本等等,幾乎每一樣都會牽涉及到生產。沒有得力的生產管理團隊,生產就會一團糟,更不會出現優良的納米鈣品質及供不應求的銷售態勢。生產部在以公司副總經理何立軍為核心的生產管理團隊,凝聚了生產人員的向心力,組織有方,措施得力,制定了有效的生產激勵考核制度,把生產組織和管理做得有聲有色,讓我非常的放心。

             

            第三個是我們決策委員會成員副總經理黃暑冰管管轄的銷售團隊。我們一年銷售六七個億,就靠我們銷售部六七號人來完成。華納的銷售團隊,可以說在全國是不可復制的銷售團隊。他手下的一位銷售老總高總,是一位不抽一支煙,不沾一口酒,憑自己滿腔的熱情,以感恩之心,用華納優良的品質和技術打動客戶,把銷售做得全國遍地開花。銷售上,我們實行嚴格的代理商制度,對代理商的選擇,我們考察的第一角度是能否做真誠的朋友,只有能做朋友又能做生意的人,我們才選擇與他合作,才能把生意做得長久和穩定。

             

            因時間關系,還有其它優秀的管理團隊,就不一一介紹。

             

            第四部分,是成本的管控

             

            對于生產型的企業,產品的成本決定著企業的活力,怎樣才能把自己的產品成本壓縮低于同行業的水平,是一道艱難的作業。

            華納的產品CCR-6,從2006年到今年是12年,出廠價不變,120/噸;煤炭從2006年的800/噸到今年最多的2160/噸,工人工資從2006年的800//月到現在每人每月5000元,我們出廠價依然不變,可以講是天下奇跡,大家都講這是不可思議的一種價格。

            我們首先是從提高產量為突破口,從原來每班產量30-40噸,增加到現一百多噸,同樣的人工、同樣的電費、水費,但產量提高了兩翻。

            通過不斷的創新技改,組織專項攻關小組,甚至跑出國門,到生產有上百年歷史的德國謝菲爾考克學習,專題研究降低煤耗,在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的指導下,前后用將近10年的時間,花費經費達六千多萬元,攻關碳酸鈣鍛燒能耗高的世界難題,歷經千辛萬苦,其中的艱難不想再回憶!如今的成果不愿意公布,在這里可向大家透露一些數據,我們現在最好的煤石比例達到了一噸標準煤,配比十三至十四噸石頭,國內行業則在一噸煤配比十噸石頭。前段時間業內同行來訪,知道我們的煤耗比例都驚呆了,當場要我去接管他的工廠,他就一句話:  沒法子同我們競爭。

            華納正因為如此執著、專注和專業,凡事非搞定不可,不計代價,不限時間,就是一定要拿下攔路虎!也正如此才能保持著10多年的價格穩定,才能贏的市場的認可,才能長期不變的穩定發展。

            再就是節約人工,原來每班30多人,現減少為十幾個人,盡量使用自動化生產,減少勞資成本。

            其他就是從采購各種補助材料上反復挑選供應商,優質價平、以量為導向,保證了成本的降低。

            特別要講的是如今我們國家越來越強大了,在各種氣候環境下也能正常保障能源供應。比如供電,現在每年都不會產生亂停電的現象了,以前每月、每天隨時都可能有停電,大風來了停、大雨來了又停,用電超負荷又停、線路檢修又停,我們是個生產型企業,一年到頭除了春節停產,其余時間從未停止生產,停電一天損失就會超過十幾萬,所以說,環境好了,我們企業的成本也會下降的。

             

             

            第五部分:最后分享一下我們的企業文化建設

             

            做企業,離不開企業文化建設。企業文化建設包括很多的內容。我挑選其中一小部分給各位做一下分享:

             

            第一,在暖心工程建設方面,我們主要解決了員工關注的交通問題,設立“小車群”,規定擁有小車的管理人員出行必須報告,方便員工隨行;員工外出去武鳴或南寧市內,或上下班,也要求在小車群內提出乘車需求,隨時會有管理人員安排車輛。我們是不收取員工的乘車費用的。此外,我們對員工父母過世或病重,會通過公司愛心基金給予援助,解決員工燃眉之急。這方面,讓員工感受到企業對員工的關愛,也使員工反過來感恩企業,有利于員工的穩定。

            第二,在文化建設方面:

            ——公司對各部門要求每季度出版一期學習園地,把員工在工作生活中的感受和體會寫成文章,放到學習園地中。公司會挑選學習園地的好文章每月每周定期發布到公司員工微信群中給大家分享和點評交流。無論是外出培訓旅游,還是學習園地,員工撰寫的優秀文章,公司會定期在“華納先鋒宣傳長廊”中進行出版宣傳,提供給更多的人雅俗共賞。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讓員工從業余工作中找到樂趣和成就感。

            ——公司與組織部共同建立華納黨建文化園,開設企業宣傳長廊,還請作家協會撰寫“華納故事”,這在企業文化建設上,是一次大的飛躍。我們會把“華納故事”制作成宣傳專欄,通過宣傳欄完整展現黨的文化,華納的歷史、成就及文化,下一步我們將定期組織員工參觀學習,讓員工更多的了解黨建,了解華納企業文化,增強員工的榮譽感和凝聚力。

            ——我們每年一度舉辦隆重的員工年度盛會。邀請員工家屬參加公司宴會,欣賞員工文藝晚會,參與抽獎等互動游戲,營造華納一家人濃厚的喜慶氛圍,讓家屬感受到華納的溫暖與融洽,有一分獲得感,過后也會間接支持員工在華納的工作。

             

             

            總結:細節源于責任

            很多事情沒有成功,不是我們沒有付出努力,而是我們忽略了很多細節。從我以上的分享來看,在企業管控中,無論大到安全環保,還是小到一篇文章,一份制度,都需要我們一點一滴去做大量細致的工作。

            細節往往因其,而容易被人忽視,掉以輕心;因其,也常常使人感到繁瑣,不屑一顧。但就是這些小事和細節,往往是事物發展的關鍵和突破口,是關系成敗的雙刃劍。這些,在華納發展的過程中,已讓我們深有體會。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在工作中要樹立堅強的責任心。這就是說,抓落實,目標要細,要求要細,責任要細,措施要細。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克服華而不實的作風,必須改變隨意性、粗放式管理方式,必須健全制度、堵塞漏洞,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

             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黨的優秀干部,在許多方面,華納要向各位學習。華納未來持續做強做大,我們還永遠在路上!

             

            我的分享到這里。謝謝各位的聆聽。

             

             

             


            免费一级a片在观看播放